古琴介紹與課程說明 | 古琴歷史背景、樂器結構、琴譜(減字譜)、古琴租借與課程說明、散音泛音按音介紹、老師示範與學生實作。 |
指法教學散音 | 右手散音指法練習。散音: 即空弦音,奏法是右手撥弦,左手無動作,可聽到較長時間的餘音,有如渾厚的大地之聲。 |
指法教學泛音 | 泛音: 用左手一指或多指正對「徽位」輕點琴弦,輕觸即起,同時右手撥弦,發出清脆的天籟之音;七條弦與十三個徽交織而成九十一個泛音,再加上暗徽,泛音合計共有多達一百一十九個。 |
指法教學按音一 | 左手按音指法練習、技法加強與說明 按音: 又稱案音、實音、走音,奏法是左手將弦「按在琴面上」,右手撥弦出音;繼而左手揉弦以產生「吟音」,或移向其他音位產生「滑音」,好比人在吟唱。 |
指法教學按音二 | 左手按音指法練習、技法加強與說明 按音: 又稱案音、實音、走音,奏法是左手將弦「按在琴面上」,右手撥弦出音;繼而左手揉弦以產生「吟音」,或移向其他音位產生「滑音」,好比人在吟唱。 |
《黃鶯吟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古琴曲《黃鶯吟》,全名為《開指黃鶯吟》,刊載於南宋末年陳元靚《事林廣記》卷四,是一首短小的琴歌,與薑夔所作之《古怨》一曲,可說是現存曲譜最早的宋代琴歌。所謂「開指」,是大型琴曲前面的小引子,以作為熟悉本調弦路,或簡要介紹全曲之用。「開指」有時為幫助記憶,也填有歌辭。這首歌借黃鶯在花叢中的歌舞,表現春日歡欣之情,別有一種短小可愛的情趣。 教學技法: 大拇指自然彎曲,其他四指自然伸直,只要整個手掌的力量放到大拇指上,能夠按緊琴弦即可,無須過分用力。手型像是一個「蘭花指」,大指、中指對接呈圓狀,食指與無名指高 |
《竹枝詞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竹枝詞是漢詩的一種,最初是民歌形式,後來其體裁也被文人借鑑到自己的作品中。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是唐劉禹錫所作的詩《竹枝詞》末句:「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卻有晴」。 教學技法: 按弦時整個手指呈弧形,第一關節儘量與琴弦保持垂直,手指要站立起來才會有支撐性,力量才足夠,若無法有效垂直通常是因為指甲太長的關係,要修剪,左手按音不能有指甲干擾。 |
《竹枝詞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竹枝詞是漢詩的一種,最初是民歌形式,後來其體裁也被文人借鑑到自己的作品中。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是唐劉禹錫所作的詩《竹枝詞》末句:「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卻有晴」。 教學技法: 按弦時整個手指呈弧形,第一關節儘量與琴弦保持垂直,手指要站立起來才會有支撐性,力量才足夠,若無法有效垂直通常是因為指甲太長的關係,要修剪,左手按音不能有指甲干擾。 |
公民參與週 | 社大辦公室安排之講座或活動 |
《長相思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電視劇《後宮甄嬛傳》中女主角甄嬛,用古琴和果郡王合奏一曲《長相思》,奏出兩人深藏在心中的洶湧情意。 教學技法: 無名指自然彎曲,按弦時無名指呈弧形,第一關節儘量保持微曲狀態,其他四指自然伸直,只要能夠按緊琴弦即可,切勿過分用力。 |
《長相思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電視劇《後宮甄嬛傳》中女主角甄嬛,用古琴和果郡王合奏一曲《長相思》,奏出兩人深藏在心中的洶湧情意。 教學技法: 無名指自然彎曲,按弦時無名指呈弧形,第一關節儘量保持微曲狀態,其他四指自然伸直,只要能夠按緊琴弦即可,切勿過分用力。 |
社區週 | 社區服務/社區參與 |
《伯牙弔子期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為先秦時代伯牙和子期的故事,《西麓堂琴統》載「俞端夜遇鍾期於清江岸側,結友而去。後十年訪之,已物故矣。遂作此操以寫其哀思雲。」琴曲的作者借用其題材,表達對知音好友的悼念之情。 教學技法: 撞,古書上的解釋為:「左指從徽下隨聲猛彈過徽上少許,取其音略高,隨即退回。」 字面上的意是「擊打」。 也就是,右手彈得音後,左手快速撞向音位的「右方(即上方)」並極速回位。雖然速度偏快,但依然快中有慢,緩急相繼。 因此,撞的用法可理解為,非常快速的「進復」,有大幅度的撞,也有小幅度的撞,分別稱為「大撞與小撞」,差別在 |
《伯牙弔子期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為先秦時代伯牙和子期的故事,《西麓堂琴統》載「俞端夜遇鍾期於清江岸側,結友而去。後十年訪之,已物故矣。遂作此操以寫其哀思雲。」琴曲的作者借用其題材,表達對知音好友的悼念之情。 教學技法: 撞,古書上的解釋為:「左指從徽下隨聲猛彈過徽上少許,取其音略高,隨即退回。」 字面上的意是「擊打」。 也就是,右手彈得音後,左手快速撞向音位的「右方(即上方)」並極速回位。雖然速度偏快,但依然快中有慢,緩急相繼。 因此,撞的用法可理解為,非常快速的「進復」,有大幅度的撞,也有小幅度的撞,分別稱為「大撞與小撞」,差別在 |
《仙翁操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《仙翁操》,開指曲,因“仙翁仙翁,仙翁得道仙翁"唱詞而得名。其素材源於明代民間,曲成於清代康熙十餘年左右,詞為“仙翁仙翁,陳摶得道仙翁……",又名《調弦入弄》。收錄于查阜西先生的《琴曲集成》第六冊中 191 頁的《文會堂琴譜》和第十二冊中 167 頁的《和文注音琴譜》。《文會堂琴譜》中同時還收錄了《泛音入弄》和《五徽調弄》。此曲早先為調音小調,是散按相合組成的定弦小曲。主要用散、按和音, 挑、勾不同弦以及簡單的綽、注等來練習基礎指法,其重點在“和"的練習。《溪山琴況》中開篇既寫到:“稽古至聖,心通造化,德 |
《仙翁操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《仙翁操》,開指曲,因“仙翁仙翁,仙翁得道仙翁"唱詞而得名。其素材源於明代民間,曲成於清代康熙十餘年左右,詞為“仙翁仙翁,陳摶得道仙翁……",又名《調弦入弄》。收錄于查阜西先生的《琴曲集成》第六冊中 191 頁的《文會堂琴譜》和第十二冊中 167 頁的《和文注音琴譜》。《文會堂琴譜》中同時還收錄了《泛音入弄》和《五徽調弄》。此曲早先為調音小調,是散按相合組成的定弦小曲。主要用散、按和音, 挑、勾不同弦以及簡單的綽、注等來練習基礎指法,其重點在“和"的練習。《溪山琴況》中開篇既寫到:“稽古至聖,心通造化,德 |
《秋風詞》琴曲介紹、老師示範、學生實作 | 這首詞是典型的悲秋懷人之作。秋風、秋月、落葉、寒鴉等景物的描寫,烘托出悲涼的氛圍。加上詩人奇麗的想像和對自己內心的完美刻畫,讓整首詩顯得淒怨幽遠,哀怨如訴。從文辭中可以感受相思之苦至無奈,從吟唱中可以感受相思之情至無窮。 教學技法: 「撮」有分大小撮,關鍵在於是哪兩條弦「同時」發出聲音,兩條弦可以都是「散音、一散音一按音、兩個按音、兩個泛音」,各種組合都可能,如果是按音與泛音,就要注意左手要用哪兩根手指觸弦,一般多用「中指和大指」,記住兩指要「同時觸弦」。 |
成果展 | 展示學員作品及心得分享 |